整体观视域下八段锦练习中人体脑电肌电及心电
健身气功作为中华传统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已经形成一项具有民族色彩的健身运动,在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背景下演变出“调身”“调息”“调心”的养生特点,“三调合一”具有自主调节全身的作用,在现实中人的任何操作活动均不可能脱离身体、心理和呼吸的调节,终其原因在于操作主体是人,而人是一个整体,人体各系统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的整体性结构决定了“三调”各元素之间始终处于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状态,从而达到人与外界环境的平衡、人体内的协调平衡。
1 健身气功“三调合一”的辩证关系
健身气功作为内在修炼的重要形式,其自我调整贯穿于功法的始终,“三调”是达到健身养生、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实现“三调合一”练功境界是我们认识和实践的重要环节。从认识论角度来说,健身气功外在形式虽然以调身为主、呼吸为辅,但是“调身”是进行功法练习的第一层次;第二层次,呼吸节奏与动作相结合,即为呼吸要与动作的开合、升降相适应;第三层次,身心锻炼,通过意识引导动作和呼吸,将功法机理作用于专一部位,使功法效果更加明显。因此,“三调”之间的关系亦可认为“调身”是基础,“调息”是动力, “调心”是核心。[1]通过姿势的调整使得呼吸更加贴合动作,意识的引导使身形和气息更加符合“松紧结合”要求,形正则气合,气合则意随,“三调合一”就是调身、调息、调心融为一体的状态,健身气功锻炼重点突出内在的操作目的,外在的调节是平衡体内的能量运行,就像中医学中内在的气机运行最后通过外在的身心表达。
2 八段锦练习中人体脑电、肌电及心电整体性调节
2.1 八段锦练习中人体肌电的整体性调节
具象思维是个体对其意识中的物象资料进行有目的加工构建、运演、判别的操作活动。是以物象为基础,以意识操作物象的思维活动,而健身气功的锻炼目的就是基于将物象构建与人的各肢体感官,进行加工变革的过程,使我们的功法动作在空间和时间有了合理的位置确定和演练状态调整,最终达到我们所需的锻炼效果。[2]
通过对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运动解剖学和功理效果和具象思维作用分析,上肢功法动作对于肩颈部肌肉调节意识更加明显,意守丹田过程主要体现核心肌群和下肢肌群的调整。在进行肌电测试中,上肢肌肉群均表现出良好的工作状态,其中肩颈肌肉群中斜方肌肌电数据更明显,表明功法可以有效锻炼到肩部的肌肉群,因此对肩颈部不适缓解有很好的锻炼效果;在核心肌群背阔肌和腹直肌的测试中,三、五、六、七式功法可以更好的通过身体核心肌肉群的牵拉作用,使身体内脏得到有效按摩;在下肢肌肉群测试中,股内、外侧肌和股直肌测试数据更明显,有关研究显示,八段锦练习中能够有效促进下肢肌肉群的锻炼,实验中以二、五、七式屈蹲动作对膝关节肌肉群作用更显著,因此对于膝关节损伤恢复和中老年群体下肢稳定性提高有很好效果。在八段锦功理机制的研究中,针对现代社会压力所产生的如颈椎不适和老年人肌力衰退等现象,具象思维在锻炼过程中又能够引领八段锦功法部分动作针对身体不同作用部位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
2.2 八段锦练习中人体脑电的整体性调节
《皇帝内经》中脑的功能就已经初步定义为“奇恒之腑”,脑与目、耳等器官有着重要联系,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大脑参与人体运动过程中的知觉、思维记忆和感官等,用八段锦调息时,由于练功者的入静使得人体从纷杂的外部环境进入一个似有似无的宁静舒适的境界,将连绵的思绪纳入到控制之中,专注于呼吸调整使有关皮层部位处于兴奋状态,而促使皮层的其他区域转入抑制状态。中枢神经元的休息期得到延长,处于紧张的神经系统得到了良好的放松。而大脑皮层的广泛抑制,又使皮层下呼吸中枢被释放,完全进入自动调节状态,意识不再专注于身形进而呼吸得到释放,使练功者处于无虑无为的状态。[3]在实验中,专业运动员表现出更好的放松度,其专注度不再过多集中于肢体动作,而是将呼吸节奏引导动作完成,正如太极拳强调的“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达到三调合一、融会贯通”的境界[4],意识不在专注于身形而得到身心处于冥想状态,此时大脑皮层与植物神经的功能联系加强,同时构建与筋骨肌肉相互协调作用,因此八段锦功法锻炼有效调控脑神经的状态水平,进而影响全身运动的干预调整,缓解精神紧张,与中医养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结合紧密。[5]
上一篇:简谈妇产科临床护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下一篇:没有了